在火力发电、化工生产、核能系统及工业锅炉运行中,高温水蒸气作为能量传递的核心介质,其纯度直接关系到设备安全与运行效率。微量杂质可能引发锅炉结垢、腐蚀与汽轮机叶片积盐,造成重大经济损失。高温水蒸气分析仪是实时监测蒸汽品质的仪器,其测量精度与可靠性,取决于是否遵循科学、规范的操作流程。掌握正确使用方法,是确保数据真实、预警及时的关键。

一、使用前准备
环境与安装检查:
确保分析仪安装于通风良好、无振动、远离强电磁干扰的区域;
检查采样管路、冷却器、过滤器是否完好,连接牢固;
确认仪器已通过计量检定,处于有效期内。
冷却水与电源连接:
接通冷却水(通常为去离子水或工业水),调节流量至仪器要求(如1-2 L/min),确保高温蒸汽能被快速冷却至分析温度(通常25℃);
连接AC 220V电源,检查接地是否可靠。
二、采样系统配置
高温高压取样:
从锅炉或蒸汽管道的专用取样点引出高温高压蒸汽;
通过一级减压阀将压力降至安全范围(如0.5-1.0 MPa);
多级冷却与减压:
蒸汽依次通过多级旋风分离器与盘管冷却器,在冷却水作用下冷凝为液态水;
每级冷却后再次减压,防止二次汽化;
精密过滤:
冷凝水经0.2 μm或0.45 μm滤膜过滤,去除颗粒物,防止堵塞传感器。
三、仪器启动与预热
开机自检:
开启分析仪电源,系统自动进行自检(包括传感器、泵、电路);
观察有无报警提示。
预热稳定:
让仪器在无样水状态下预热15-30分钟,确保传感器达到工作温度与稳定状态。
四、校准与标定
零点校准:
通入高纯水(如超纯水,电导率<0.1 μS/cm),调整仪器至“零点”;
量程校准:
通入标准溶液(如已知浓度的NaCl、SiO?标准液),调整仪器读数与标准值一致;
关键提示:校准频率应符合规程(如每班次或每周),长期停用后必须重新校准。
五、样品分析与数据采集
引入样水:
缓慢开启样水阀门,让冷凝水以恒定流速(如50-100 mL/min)流经分析仪;
排尽管道内空气,确保连续、无气泡的水流。
参数设置:
在触摸屏上选择监测项目:
电导率(全电导、阳电导);
pH值;
钠离子浓度(ppb级);
溶解氧(ppb级);
二氧化硅含量。
实时监控:
观察屏幕显示的实时数据与历史趋势曲线;
若数据超限,仪器自动声光报警。
六、结果判定与报告输出
对比标准:
将测量结果与行业标准(如GB/T 12145-2016《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》)对比;
例如:超临界机组主蒸汽钠含量应<2 ppb,氢电导率<0.15 μS/cm。
报告生成:
打印或导出包含时间、参数、趋势图的监测报告,用于存档与追溯。